機械安裝驗證
檢查懸臂梁根部固定扭矩(參照廠家標準±5%)
驗證受力點位置偏差(≤1%梁長)
測試限位間隙(推薦2-3mm動態余量)
電氣系統檢測
橋路平衡測試(初始不平衡<5%額定輸出)
絕緣強度驗證(100VDC時≥5000MΩ)
激勵電壓測量(推薦10V±0.5V)
環境適應性評估
振動影響測試(共振頻率避開工作頻帶)
溫度梯度監測(記錄調試全程溫度變化)
電磁干擾掃描(重點關注50Hz工頻干擾)
靜態特性調試
預加載處理(3次滿量程加載卸載循環)
五點校準法(0%/25%/50%/75%/100%FS)
側向力補償(施加5%FS側向力測試影響)
動態特性優化
固有頻率測定(錘擊法測試,精度±1Hz)
阻尼比調整(推薦0.6-0.7臨界阻尼)
動態線性度驗證(1-10Hz正弦加載)
溫度補償調試
分段溫度標定(-10℃/25℃/60℃三點)
熱輸出補償(<0.005%FS/℃)
熱滯后測試(溫度循環變化率<1℃/min)
參數 | 標準要求 | 允許偏差 | 測試條件 |
---|---|---|---|
靈敏度 | 2mV/V | ±0.25% | 額定載荷 |
蠕變 | - | <0.02%FS/30min | 滿載保持 |
重復性 | - | <0.01%FS | 10次加載 |
滯后 | - | <0.03%FS | 往返加載 |
復合載荷補償
彎矩影響修正(應變片組橋優化)
扭轉載荷隔離(雙梁結構對稱性調整)
多維力解耦算法(6×6補償矩陣)
數字信號處理
自適應濾波(截止頻率自動跟蹤)
動態補償(建立傳遞函數模型)
噪聲抑制(小波變換降噪)
智能診斷配置
應力集中監測(建立有限元熱點模型)
疲勞壽命預測(雨流計數法分析)
故障自診斷(16種故障代碼庫)
輸出非線性處理
檢查載荷作用線→驗證彈性體變形→修正安裝應力→軟件分段補償
信號漂移診斷
熱成像分析→橋路平衡重調→電纜接頭處理→接地環路排除
動態響應異常
阻尼調整→固有頻率測試→安裝剛度優化→濾波參數重置
周期性維護
每周:零點檢查
每月:機械連接檢查
每季:全面計量校驗
性能保持措施
防過載保護(機械限位設置)
防腐蝕處理(表面涂層檢查)
防雷擊保護(浪涌保護器測試)
安全警示
嚴禁超載(>150%FS將導致永久損壞)
禁止帶電插拔(可能損壞變送器)
需專業工具拆卸(特殊防拆結構)
本調試規范符合JJG 391-2009和OIML R76標準,適用于單點式、平行梁等懸臂梁結構傳感器。調試后建議進行48小時老化監測,常規工業應用每6個月進行復檢,動態稱重場合應每3個月校驗。對于食品醫藥等特殊行業,需增加衛生級表面處理驗證環節。
地址:上海市寶山區顧村鎮滬太路5018號梓坤科技園1號樓910室
24小時全國熱線:400-7282-986
售前咨詢熱線:021-51602986
售后咨詢熱線:021-51601181